寓言诗简介

寓言诗是以歌形式创作的寓言,通过虚构故事寄寓哲理,语言凝练且善用讽刺、夸张手法塑造扁平化人物形象。其兼具诗歌的抒情性与寓言的训诫功能,常以动物喻人反映社会现实。

西方寓言诗传统可追溯至古希腊,法国作家拉·封丹1668年出版《寓言诗》,改编自古希腊、罗及印度故事,通过狐狸、乌鸦等动物形象隐喻人类社会阶层。俄国作家克洛夫1809年推出寓言诗集,采用诗体语言突破道德训诫范畴,发展为现实主义讽刺文学,其作品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并融入俄国民间谚语。

中国寓言诗创作中,中唐时期出现题材与结构的革新。当代刘征《木偶探海记》、高洪波《指蜜鸟与大狗熊》等作品以诗体承载哲理,推动寓言诗现代化转型。

齐己·寓言诗(共2首)

  • 1.《寓言唐朝·齐己 造化安能保,山川凿欲翻。精华销地底,珠玉聚侯门。 始作骄奢本,终为祸乱根。亡家与亡国,云此更何言。
  • 2.《溪居寓言唐朝·齐己 秋蔬数垄傍潺湲,颇觉生涯异俗缘。诗兴难穷花草外, 野情何限水云边。虫声绕屋无人语,月影当松有鹤眠。 寄向东溪老樵道,莫催丹桂博青钱。
齐己的诗词曲代表作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