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简介

球(英文名:Moon,拉丁文:Luna)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3倍;质量则接近7.342×10²²千克,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月球的表面布满了可能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月球具有与地球相似的流体外核和固体内核。

2024年4月21日,全球首套高精度《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集》正式对外发布。该套图集由中国科研团队绘制,主要基于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全月地质“写真集”。

2026年,中国将发射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冰。

晁补之·关于月亮的古诗(共1首)

  • 1.《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宋朝·晁补之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晁补之的诗词曲代表作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