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简介

元旦,即公历的1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现在,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卢若腾·关于元旦的诗(共3首)

  • 1.《庚子元旦·其一明朝·卢若腾庚子生来花甲匀,今朝庚子又回春;轮翻岁月催人老,鼎沸乾坤值我贫。清浊案中防别案,菀枯身外觅真身。黄金青史都无用,惟有灵明足自珍。
  • 2.《己亥元旦喜雨明朝·卢若腾一年旧绪梦中删,侵晓檐前新水潺;旱魃潜踪随腊去,雨师洒道迓春还。洗兵应识天心切,润稼渐纾民力艰;童叟欢呼今岁好,三杯婪尾亦开颜。
  • 3.《庚子元旦·其二明朝·卢若腾鬓发星星白欲匀,懒随里社庆新春;拙招俗摈终须拙,贫畏人知故未贫。蜗角厌观蛮触国,蝶魂忘记牧君身;老、庄、大易一般旨,羞学小儒席上珍。
卢若腾(1600~1664),字闲之,福建金门人,因金门为唐代时监牧地,故号牧洲。〖参考林树梅〈明自许先生传〉,《?人文钞》,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馆藏。〗明崇祯庚辰十三年(1640)进士,尝官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分司宁绍巡兵备道。居官洁己惠民,士民建祠以奉,有「卢菩萨」之称。南明隆武立,授以右副都禦史,后加兵部尚书。清军南下,若腾守平阳,力战,腰臂中矢,遇水师救出。闻闽败,隆武帝被俘,痛愤赴水,?同僚救起。寻入舟山,辗转至闽海,偕王忠孝、徐孚远等居浯洲屿,自号「留庵(庵)」,一意著述。永历十七年(康熙二年。1663),清兵攻下金门、厦门。次年,遂与沈佺期等东渡,寓澎湖。病亟,遗命题其墓曰「有明自许先生之墓」。  卢氏豪迈,喜六书之学,于文学创作主张需有真实情感,最忌无病呻吟,宜「噫」自己心中之「气」,以直抒心志。尝自述:「丧乱以来,惊心骇目之事,层见?出,其足供料者多矣。」因此其诗颇能反映郑成功复台之艰难,披露郑军纪律不严,至骚扰掳掠百姓之事,以「诗史」观之,未尝不可。此外,卢氏闲退金门时,亦写下品茗、歌咏当地土之诗篇,清新可诵。著作甚丰,惜多已佚。1959年于金门鲁王冢发掘《留庵文集》、《留庵诗集》、《岛噫诗》等。不过诗集中与台湾有关之作不多,或存于《岛噫诗》,或存于《留庵诗文集》内,前者目前可见版本有:(1)旧钞本八世胞侄孙卢德资重录(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四五种,1968年。(3)台北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984年。(4)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历史文献丛刊‧诗文集类。第二种系根据旧钞本勘校,另加《留庵文选》一卷(序十、书二、疏十、露布一、传一);而第三、四种又悉据第二种版本。《留庵诗文集》系1969年由金门县文献委员会出版,依据林策勋抄寄作品二十馀首及其他书籍著录而得,其中部分作品乃《岛噫诗》所无。唯其中〈澎湖文石歌〉、〈澎湖〉、〈金晓霞〉三首诗应为钱琦之作。(许俊雅、黄美娥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