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简介

元旦,即公历的1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现在,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陈繗·关于元旦的诗(共2首)

  • 1.《江口舟中元旦感怀而作明朝·陈繗蚤起新年到客船,人人快活我忧烦。心头塞住连麋哽,眼泪含来当酒吞。拱手只共天贺节,低头但见雪妆春。亲情骨肉当何处,独倚船窗暗断魂。
  • 2.《寓中元旦明朝·陈繗韶华本是一般天,不道天公也自偏。世上有钱自有节,客中无酒亦无年。数茎淡菜寻常饭,一枕轻风自在眠。头发不梳冠不着,更无人到馆庭前。
陈繗,琼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以民国二十四年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