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崇庆皇太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1961年3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陈尔锡·颐和园的古诗词(共1首)

  • 1.《游颐和园偕澧蘅清朝·陈尔锡宫阙群山锁不开,翠华当日此裴回。三千铁弩供帷笑,十二金人上废台。漦降夏庭龙已去,王非孺子莽胡来。可怜太液池边望,不见芙蓉见草莱。
湖南湘乡县东凤一都东岸坪人,字壬林,,号尘禅,斋名半隐庐。能世其家学,有唐音。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乡试举人,光绪二十九年由廪生留学东瀛,历任大理院庭长暨湘鄂高等审判厅长等职,晚年好佛,有《半隐庐诗草》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