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简介

雪花,又称未央或六出,是水汽在低温下凝结形成的冰晶,因成团攀联呈片状而得名。其晶体结构随温度变化呈现多样形态,形成需满足水汽过饱和与存在凝结核(如海盐、化学微粒)两个条件,冰晶在相对湿度不足时仍可增生。

该词兼具科学属性与文化意象:既指六角形晶体的自然现象,也引申为白色雕塑物、女子窈窕之美的代称。唐代韩愈以“穿庭飞”描绘春雪灵动,白居易借“零碎逐年”暗喻时光流逝;宋代诗词用“雪花翻”形容水花飞溅,明代则将浪涛喻为“花喷浪”。

其语义历经流变:先秦典籍已载其六出形态,唐代起广泛用于文学意象,宋元后衍生出对米粒、名浮沫、白银及糕点的代称。方言中还被借指电视杂讯或摄影噪点,展现语言符号的多元适应性。

杨万里·雪花的古诗(共3首)

杨万里的诗词曲代表作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20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