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简介

天台山,系仙霞岭中支,地处宁波、绍兴、金华、台州四市的交界地带,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群岛,为曹娥江与甬江的分水岭,多悬岩、峭壁、瀑布。天台山的主峰华顶山位于天台县东北,海拔1098米,由岗岩构成。

天台山所处的地质构造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包括隆升和抬升等,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山地地形。因四周山体环绕,中间低平,因而小区域气候特征显著,带有一定的盆地气候。此外,由于地表水体和大气等因素的侵蚀,天台山的地貌也经历了长期的形态演变,如化、溶蚀、水蚀等作用,区内根据其地理位置和特色共分为13个景区。

天台山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于保持区域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禅宗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其间涌现出一批著名的佛教文化名人和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和地貌科学研究区域,对于研究区域地质演化、自然环境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刘昭禹·天台山的古诗(共1首)

  • 1.《忆天台山唐朝·刘昭禹 常记游灵境,道人情不低。岩房容偃息,天路许相携。霞散曙峰外,虹生凉瀑西。何当尘役了,重去听猿啼。 ...
刘昭禹,[约公元九o九年前后在世],字休明,桂阳(今湖南桂阳)人(全唐诗:一婺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梁太祖开平中前后在世。少师林宽,五代时仕湖南氏,为县令。历容管节度推官,与李宏皋、何仲举等同为氏天策府学士。后卒于桂州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