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简介

霜降(Frost's Descent)又名严霜、霜刀、霜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霜降在每年公历1023日至24日之间的一天到来。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温差大。就中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上古时代以“斗柄指向”划分节气,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戌位(西北方),为霜降节气。汉至明末,以“平气法”(时间平均法)划分节气,用圭表测日影确定冬至日,以冬至为起始,每个节气间隔时间约15天,霜降约在冬至后300天。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古人曾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霜降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华北地区大白菜即将收获,要加强后期管理。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拔除棉秸等。人们非常重视霜降,各地有祛凶、扫墓、赏菊、登高远眺等俗。同时,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有吃红柿子、“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等食俗。此外,在霜降时,需注意防秋燥、防秋郁、防寒等。2024年10月23日6时15分,迎来霜降。

高明·关于霜降的古诗(共1首)

  • 1.《商调·二朗神元朝·高明 秋怀从别后,正七夕穿针在画楼,暮雨过纱窗凉已透。夕阳影里,见一簇寒蝉衰柳。水绿香人自愁,况轻拆鸾交凤友。合得成就,真个胜似腰缠跨鹤扬州。  【前腔】风流,恩...
高明(约1305~约1371)元代戏曲家。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高明元代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高明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明代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高明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高明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