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二首·槛折檐倾野水傍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槛折檐倾野水傍,台城佳气已消亡。
难披榛莽寻千古,独倚青冥望八荒。
坐觉尘沙昏远眼,忽看风雨破骄阳。
扁舟此日东南兴,欲尽江流万里长。

猜您喜欢

  • 1.《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清朝·纳兰容若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绿。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
  • 2.《识仁篇宋朝·程颢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
  • 3.《落牙行元朝·李昱昔年左车第一牙,居然脱落诚堪嗟。今年又一齿,欲落未落如秋瓜。又如洪河流,泛此无根槎。清晨鼽嚏忽在地,两龈开豁何谽谺。其馀未落者,满口皆龌牙。乾肉不敢决,所虞饭有...
  • 4.《怀友元朝·周老山里陌依稀故友庐,一生一死竟何如。烟荒树影谁留剑,秋老芦花不寄书。数点斜阳鸦载犊,一拳秋水鹭窥鱼。世间何事非蕉鹿,天地无情可奈吁。
  • 5.《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宋朝·苏过是身如传舍,富贵同过客。齿发日夜衰,悲哉卵投石。幽人卧林下,沆瀣餐竟夕。应笑兰亭游,回头已陈迹。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