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孙正之·南游忽忽与谁言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南游忽忽与谁言,共笑谋生识最昏。
万事百年能自信,一箪五鼎不须论。
友中惟子长招隐,世上何人可避喧。
千里秋风相望处,皖公溪上正开樽。

猜您喜欢

  • 1.《游南汰寺宋朝·洪朋南汰舟楫远,北城阡陌长。莲界划然开,珍木荫宽凉。暝投上方宿,蝙蝠绕屋梁。天风激远林,秋气生寒螀。唤起曲肱梦,佛寺宣道场。像设俨古殿,四角金琅珰。夙闻阿罗汉,光怪...
  • 2.《喜雨呈原都宪明朝·祁顺齐鲁之壤宽且饶,数月不雨成枯焦。老龙惰职晴乌骄,天气赫赫蒸炎熇。河流将涸林欲凋,陇麦未长禾未苗。邦人骇惧心欲烧,共虑凶歉生无聊。明公巡视初停轺,怅念民隐增烦怮。...
  • 3.《赵瑟曲明朝·李孙宸赵女朱丝发艳情,湘灵曲罢数峰青,为君破弦不成声。不成声,心自苦。紫鳞跃,朱凤舞。
  • 4.《区彦斯茂对君玉携酒过中林访平子明朝·李之世故人载酒至,石榻一开樽。访友来蒿径,课吟傍竹垣。庭兰芳气合,阶树野禽喧。值此秋光好,乘閒共晤言。
  • 5.《自寿诗十二首·其三清朝·杜关齐鲁风行石室开,西京文物重高材。追随白虎听经去,潦倒黄金卖赋来。百中争能无我敌,一鞭先著为人媒。梁园旧事何堪问,朋辈凋零最可哀。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