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寿诗十二首·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齐鲁风行石室开,西京文物重高材。

追随白虎听经去,潦倒黄金卖赋来。

百中争能无我敌,一鞭先著为人媒。

梁园旧事何堪问,朋辈凋零最可哀。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猜您喜欢

  • 1.《鸳鸯湖棹歌·之三十三清朝·朱彝尊宣公桥南画鼓挝,酒船风幔拄鸦叉。碧山银碗劝郎醉,棹入南湖秋月斜。
  • 2.《绿窗诗十八首·其十六元朝·孙蕙兰小窗今夕绣针閒,坐对银蝉整翠鬟。凡世何曾到天上,月宫依旧似人间。
  • 3.《宋朝·李康年可笑幽航载归梦,迟明身在武昌城。
  • 4.《送欧子建明朝·李云龙方同梅花节,独上木兰舟。问子今何适,苍梧访古游。火山寒矗矗,湘水绿悠悠。仙人馀宝洞,帝子有珠丘。清晖子行乐,白云我心愁。若见斑斑竹,知人别泪流。
  • 5.《丁未立秋明朝·李孙宸夏来常抱病,炎暑太相欺。复此凉飙至,絺衣林外披。荷衰如怯露,蝉冷乍惊枝。物色皆秋意,宁关一叶知。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诗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