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至日祀天圜丘有述四章

朝代:清朝|作者:康熙|

于穆天縡,鉴观惟赫。

播物无私,佑于有德。

高皇受命,膺符阐绎。

丕显太宗,廓图登绩。

眷我皇考,九围是式。

克享天心,立民之极。

洪惟景运,集于渺躬。

南谐北燮,君兹万邦。

夙夜敬止,恒惕于衷。

毋曰高高,听卑则聪。

毋曰盱盱,视远斯通。

罔敢逸豫,昭事必恭。

是月仲冬,维日长至。

爰启泰坛,肃将禋祀。

济济奉璋,群工在位。

牲玉既陈,籥舞乃备。

对越有虔,百神攸暨。

云旓扬扬,华皇晢晢。

乃辨云物,载观载书。

乃占丰年,多黍多稌。

南陆曜采,导我归舆。

芸香始生,景长以舒。

初阳来复,相协厥居。

垂象是则,奉若不渝。

注释

1. 四言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三十四

2. 一章

猜您喜欢

  • 1.《三国论宋朝·苏辙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恃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盖尝闻之,古...
  • 2.《踏莎行·细草愁烟宋朝·晏殊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 3.《和祖道渡江宋朝·彭汝砺归上慈亲酒一觞,吾荣不啻插麾幢。雨沾马辔行春野,风满舟樯泛晓航。江路好山随步履,人家流水照轩窗。梅仙不怪多诗思,莺语纷纷燕子双。
  • 4.《元旦次蒲汀韵二首·其一明朝·何瑭身事怜衰白,羁栖感岁年。云霞占晓日,花柳媚晴川。家远书难得,鸿归信欲传。高台频极目,风景故依然。
  • 5.《九日登龟峰用杜工部韵二首·其一明朝·李延大用拙未能趋径窦,一时登眺俯江滨。芙蓉露浥侵衣冷,熠耀沙明入槛新。天与清閒堪逸老,日惟吟弄可同人。已将往事随沤泛,观物应知静俗尘。
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