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要望江南·其十二·(京本列第二)占雨第八

朝代:唐朝|作者:义净|

天雨毛,主将信邪奸。

急宜谨廉须固守,莫将轻慢事非凡,天意报君颜。

猜您喜欢

  • 1.《郊庙歌辞·褒德庙乐章·武舞作唐朝·不详昭昭竹殿开,奕奕兰宫启。懿范隆丹掖,殊荣辟朱邸。六佾荐徽容,三簋陈芳醴。万石覃贻厥,分圭崇祖祢。
  • 2.《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宋朝·张琬维舟得古寺,望远天四平。晴日晖晖散,晚风泠泠清。危亭下瞰野,层阁高连甍。起望斗与牛,淮海相奔倾。往来谁百年,今昔我平生。悠悠何所寓,台上多化城。与其逐影死,宁似...
  • 3.《吴江道中与陆叔度并载晚至莺脰湖别明朝·行忞斜日松陵道,扁舟共汝还。不期初握手,旋复动离颜。水积犹馀岸,云多莫辨山。宵来分寝处,宛在溆沙间。
  • 4.《送伯阳韩御史省墓归山阴明朝·李时勉南台声望如君少,近沐明恩展祭归。潞渚霜寒冰欲合,蓟门风急雪将飞。青骢蹀躞辞丹阙,金豸辉煌照锦衣。三十年来重交好,临岐不忍遽相违。
  • 5.《闻角明朝·沈鍊宝剑连星砺,龙韬带月寻。数声清角里,多少塞垣心。
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

义净(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
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
于咸亨二年(671)经由广州,取道海路,经室利弗逝(苏门答腊巴邻旁,Palembang)至印度,一一巡礼鹫峰、鸡足山、鹿野苑、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历游三十余国,返国时,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阳,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敕住佛授记寺。
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与戒律、唯识、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〇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
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俗、习惯等,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 先天二年正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