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

朝代:宋朝|作者:张琬|

维舟得古寺,望远天四平。

晴日晖晖散,晚风泠泠清。

危亭下瞰野,层阁高连甍。

起望斗与牛,淮海相奔倾。

往来谁百年,今昔我平生。

悠悠何所寓,台上多化城。

与其逐影死,宁似不鸣烹。

咄哉应有止,老矣将安行。

中庭柜子落,丈室霜月明。

此意竟萧条,犹然笑安荣。

注释

1. 押庚韵

2. 宋秦观《淮海集》卷三同题注引

猜您喜欢

  • 1.《送区册序唐朝·韩愈  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
  • 2.《过微山湖近现代·陈毅 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 3.《蜀中作宋朝·曲端破碎江山不足论,何时重到渭南村。一声长啸东风里,多少未归人断魂。
  • 4.《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其五明朝·王立道灯下酣歌击唾壶,匣中龙剑夜噫呜。太平不用黄公略,閒与儿孙说阵图。
  • 5.《快亭宋朝·释德洪太丘作邑付弦歌,剩得清闲可奈何。满地棠阴惊昼永,小亭诗眼觉天多。佳眠夏簟便光滑,醉耳松风喜再过。想见句成书棐几,侍儿浓笑出微涡。
张琬,字德甫,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潜研堂金石跋尾》卷四)。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墁集》卷七《郴行录》)。神宗熙宁八年(一○七五),以著作佐郎同提举荆湖北路常平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二)。哲宗元祐间通判齐州(《东坡先生全集》卷三九《新差通判齐州张琬可卫尉寺丞制》),迁知秀州(《栾城集》卷三○《张琬知秀州制》)。绍圣元年(一○九四),提举江南东路常平(《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六)。三年,为福建提点刑狱(《淳熙三志》卷二五)。元符三年(一一○○),权发遣越州,移陕西提点刑狱(《嘉泰会稽志》卷二)。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为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