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日本

朝代:明朝|作者:王恭|

法师东南秀,成行独清苦。一锡行挑贝叶书,孤帆笑别扶桑树。

茫茫海水无行路,水月澄澄印禅悟。经梵朝残五老云,钵盂夜洗三山雨。

随缘忽复东归去,万里鲸波一杯渡。夜半龙吟丈室云,天边鸟没千峰曙。

尘缘未断那可攀,别后知师向何处。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赋林亭新霁二首·其一元朝·陈镒潇洒林亭近翠微,雨馀斜日送清晖。茶香细细苍烟起,树影离离翠羽飞。林下无人敲竹户,水边有客制荷衣。偶来坐石乘凉久,闲看高松野鹤归。
  • 2.《宿车滩明朝·王思积雨涨春流,江声入夜遒。行装双蜡屐,短鬓一虚舟。此地曾驱鳄,清时且泛鸥。明朝又归去,饱卧有山楼。
  • 3.《题萧彦翀云构明朝·王佑诗青霄万馀仞,白云千百重。不在太行九折坂,不在匡庐五老峰。海东高人萧彦翀,紫髯如戟颜如童。卜居不肯向岩谷,乃欲结构云之中。云下来兮栖素櫩,秀色可揽光纤纤。晓晴润气...
  • 4.《贫居自述·其五十七明朝·李孔修日出柴扉尚未开,无言搔首对吟台。管他穷鬼去不去,顾我知音来未来。信口占成长短句,老拳打破是非堆。等閒沽得宜春酒,左手持螯右把杯。
  • 5.《上元夕过赣寓城外清江寺漫兴八首·其八明朝·李孙宸露卧绳床伴月孤,觉来身似在冰壶。仆夫喜报天将晓,又挈行装问去途。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

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