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之双林

朝代:宋朝|作者:释心月|
去到双林见旧游,眉弯新月眼横秋。
寒暄未举宜先问,因甚桥流水不流。

猜您喜欢

  • 1.《声无哀乐论三国·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
  • 2.《读《山海经》 其五晋朝·陶渊明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 3.《和王霁太博见寄宋朝·吕陶惜别心情彼此难,想君归去自能安。轻舟荡桨依平岸,快水流冰下险滩。梦到亲闻方岁晚,路迎江国少春寒。牡丹时节西园醉,不得相同一倚阑。
  • 4.《偶书宋朝·释德洪屋破不至露寝,食乏不至餐毡。此身投老未死,万事一切随缘。
  • 5.《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九十三宋朝·释月涧今古事茫茫,阴阳割昏晓。碧露缀小桃,绿线垂堤柳。燕语雕梁,蛙鸣芳草。钟声杂报声,大底大,小底小。山僧见了,直得培增慎恼,一片涅柈心,狼藉知多少。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