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场山途中作

朝代:宋朝|作者:释智圆|
独下层峦景物秋。依依云木似相留。
孤舟晓泛平波去,更为青山一转头。

猜您喜欢

  • 1.《鸳鸯湖棹歌·之六十六清朝·朱彝尊绿烟初洗兔华秋,片片鱼云静不流。山月池边看未足,移船买酒弄珠楼。
  • 2.《沁园春·十万琼枝清朝·陈维崧 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谁...
  • 3.《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三宋朝·释月涧一切众生,本曾不迷。悟之一字,甚处得来。堪笑老瞿昙,镜上又添埃。
  • 4.《送宋承旨还金华元朝·答禄与权金华之山,巍乎莫测。乃在牛女之墟,天池之北。自昔初平牧羊处,至今灵气钟名德。圣人立极开太平,贤佐乃有宋先生。先生读书逾万卷,雄才独擅文章名。至尊临轩时顾问,皇子...
  • 5.《金子鲁席上留别孤山社诸君明朝·佘翔已结陶潜社,还看谢眺山。一尊楼阁别,孤客海天宽。金石心难变,江湖鬓已斑。武陵良月夜,风雨未堪攀。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外派重要的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