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简介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外派重要的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年少多病 出家学儒

  宋太祖开宝九年(976),智圆诞生于钱塘(今浙江 杭州)智圆从小身体不好,其父将8岁的儿子寄放于寺院,一则养病一则念书,并不准备让智圆出家,而是期 望儿子将来能求取功名,光宗耀族。而当智圆十三岁时某一秋天晚,正巧睡在俗家,且做了一个印象深刻 的梦,智圆将此梦告诉父亲,其父承认智圆与佛有缘, 决定让他正式出家。另一种说法是在智圆自己心中的感觉是他从小异于一 般儿童,所以父母让他出家。智圆从少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智圆之父 希望儿子“友儒读书为本,干禄于明朝,以光我族”。智 圆从小友儒读书,志慕儒学,十五岁时就对《诗

  古文运动

  推尊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

  宋初文坛承接晚唐五代文余绪,盛行骈丽声偶之辞,文轻靡侈淫,儒学亦消寂一时,正文道大坏是时代的大忧,如何重建“文”“道”成为有心推动儒学振兴和文坛改革者的当务之急。智圆关心古道、古文和儒学,而且以实际行动来推尊韩愈。智圆在其《自序》中:于讲佛经外,好读周、孔、杨、孟书,往往学为古文,以宗其道,又爱吟五七言诗,以乐其性情。智圆在《梵天寺二首》其二有:“城中泉石诗中景,闲对文公尽日论。” 智圆对韩文的兴趣不在于其文章的形式结构,而在学习韩愈

释智圆的诗词

  • 1.《苔钱三首·夷甫不言非尔类宋朝·释智圆夷甫不言非尔类,鲁褒为论偶同名。秋来自满虚闲地,不用良工鼓铸成。
  • 2.《哭辩端上人宋朝·释智圆平昔于诗苦,精搜省未闲。坏房空鸟外,清句满人间。瘦影悬邻壁,孤坟接旧山。吊回高树下,寒水自潺潺。
  • 3.《宋朝·释智圆岁岁随阳整羽翰,翱翔还见过云端。哀音断续霜风紧,群影参差夜月残。雕鹗已逃榆塞险,烟波初下洞庭宽。行人万里思归切,送目遥空寄信难。
  • 4.《赠赵璞宋朝·释智圆世态任悠悠,正人无谄求。古柏凌寒霜,皓月当高秋。心将周孔师,日远杨墨游。泾浊与渭清,由来自分流。
查看释智圆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