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简介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外派重要的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年少多病 出家学儒

  宋太祖开宝九年(976),智圆诞生于钱塘(今浙江 杭州)智圆从小身体不好,其父将8岁的儿子寄放于寺院,一则养病一则念书,并不准备让智圆出家,而是期 望儿子将来能求取功名,光宗耀族。而当智圆十三岁时某一秋天晚,正巧睡在俗家,且做了一个印象深刻 的梦,智圆将此梦告诉父亲,其父承认智圆与佛有缘, 决定让他正式出家。另一种说法是在智圆自己心中的感觉是他从小异于一 般儿童,所以父母让他出家。智圆从少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智圆之父 希望儿子“友儒读书为本,干禄于明朝,以光我族”。智 圆从小友儒读书,志慕儒学,十五岁时就对《诗

  古文运动

  推尊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

  宋初文坛承接晚唐五代文余绪,盛行骈丽声偶之辞,文轻靡侈淫,儒学亦消寂一时,正文道大坏是时代的大忧,如何重建“文”“道”成为有心推动儒学振兴和文坛改革者的当务之急。智圆关心古道、古文和儒学,而且以实际行动来推尊韩愈。智圆在其《自序》中:于讲佛经外,好读周、孔、杨、孟书,往往学为古文,以宗其道,又爱吟五七言诗,以乐其性情。智圆在《梵天寺二首》其二有:“城中泉石诗中景,闲对文公尽日论。” 智圆对韩文的兴趣不在于其文章的形式结构,而在学习韩愈

释智圆的诗词

  • 1.《海上五山歌宋朝·释智圆五山峨峨耸海心,海波上下随升沉。群仙同往诉天帝,巨鳌十五受天製。一一巨鳌戴一山,一交三万六千岁。无何龙伯钓六鳌,两山從此溺波涛。群仙播迁作游客,上帝凭怒诛龙伯。...
  • 2.《放猿宋朝·释智圆放汝孤猿任自由,万山云树正含秋。不知今夜啼明月,又使何人泪暗流。
  • 3.《病起二首·湖天淡荡雁参差宋朝·释智圆湖天淡荡雁参差,行乐搘筇绕所居。古壁苔荒鸣蟋蟀,水轩风冷谢芙蕖。看云默诵空王偈,拂榻闲开孔圣书。闭户无人慰寥索,草堂深夜照蟾蜍。
  • 4.《寄雪窦长老宋朝·释智圆绝顶久潜隐,心闲道更真。山深林下雪,堂静画无人。云抱看经石,禽接入定身。敢言他世约,安养愿相亲。
查看释智圆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