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居秋日病起

朝代:宋朝|作者:释智圆|
旧识稀相访,寥寥掩坏房。
鼎深残药在,颔瘦白髭长。
尘点沾书箧,苔痕汙石床。
簷幽虫织网,砌冷菊含香。
静思怜深夜,清羸怯晚惊。
云峰归未得,闲坐咏沧浪。

猜您喜欢

  • 1.《少年行唐朝·杜甫马上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 2.《初夏淮安道中元朝·萨都剌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
  • 3.《送张德常之松江判官元朝·余诠万汇涵濡雨露中,百年文物倏飘蓬。鲈鱼独擅吴中美,骥足宁如冀北空。肝胆几时酬楚国,里闾从此变王风。吴淞江水秋无底,好与使君襟抱同。
  • 4.《七言奉寄三衢赵少师宋朝·沈辽浮石山前十里松,逍遥谁在白云中。孔光蚤上三公印,卫武终为百岁翁。禅客方谈无上道,史官空记太平功。昔年翘馆青衫客,非佛非心江水东。
  • 5.《李季常过访明朝·沈思孝息驾在云林,多君远见寻。狂将郢中唱,调入广陵琴。听雨嫌宵短,怜秋坐竹深。当杯莫言返,天地几知音。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外派重要的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