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简介

蟹是十足目短尾次目的通称。富集细菌和寄生虫。体型宽扁,少数窄长;头胸部包被发达的头胸甲,头胸甲的形状因种而异;额部短缩,复眼在第2触角的外侧;口器部分包括具硬齿的大颚;腹部退化平扁,曲折在头胸甲的腹面,雄性略呈三角形或窄长形,雌性腹部宽大,多呈长圆形或圆形;头胸甲腹面的两侧有5对胸足,第1对呈钳状。

蟹生活在不同深度的潮下带,一小部分完全在淡水中生长繁殖,多栖息于区溪流的石块下。绝大部分为杂食性。除淡水蟹类外,交配大都在雌性蜕皮后进行,产卵时受精卵排出体外,粘附于雌体腹肢上,直至孵化。

蟹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散血、接骨、消肿的功效。肉味鲜美,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和维生素,已经被广泛养殖,以供应海鲜市场,丰富人们的饮食,提高生活品质。各种蟹类粉碎后可用作类、家畜和家禽的饲料。

曾几·关于螃蟹的古诗(共4首)

  • 1.《钱仲修饷新蟹宋朝·曾几开奁破壳喜新黄,此物移来所未尝。一手正宜深把酒,二螯已是饱经霜。横行足使班寅惧,乾死能令疟鬼亡。毕竟爬沙能底事,只应大嚼慰枯肠。
  • 2.《谢路宪送蟹宋朝·曾几从来叹赏内黄侯,风味尊前第一流。只合蹒跚赴汤鼎,不须辛苦上糟丘。
  • 3.《糟蟹宋朝·曾几风味端宜配曲生,无肠公子藉糟成。可怜不作空虚腹,尚想能为郭索行。张翰莼鲈休发兴,洞庭虾蟹可忘情。君看醉死真奇事,不受人间五鼎烹。
  • 4.《宋朝·曾几旧交髯簿久相忘,公子相从独味长。醉死糟丘终不悔,看来端的是无肠。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山居士。南宋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