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简介

芒种(Grain in Ear)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的起始。斗指丙,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

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民间有安苗、送神、打泥巴仗、煮梅等习俗。

2025年芒种在端午节(5月31日)后10日,时间偏晚,农事紧迫;且为下午交节,民间认为可能预示后续降水较少,天气炎热。

洪亮吉·关于芒种的古诗(共1首)

洪亮吉的诗词曲代表作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

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