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简介

,是奇蹄目属草食性动物,现存家马与野马两个亚种。野马颈部鬣毛竖立而不下垂,额毛极短,尾部长毛,四肢无距毛,夏季上体浅棕、红棕、红赭色,冬季皮背面淡棕色;家马依品种分为重型、小型马及袖珍矮马;家马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蹄质坚硬,毛色多样,以栗、青和黑色居多,汗腺发达,牙齿咀嚼力强。马的神经系统发达,听觉和嗅觉敏锐,感光力强,在间也能看到周围物体。发达的嗅觉、灵敏的听觉以及较好的感光力,使马形成牢固的记忆,故有“老马识途”之说。

根据马原产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外形特征和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可将马分为草原种、沙漠种、地种和森林种。草原种分布在广阔的草原区;沙漠种生活在干燥沙漠地带;山地种,善走山路;森林种生活在气候较冷的森林地带。马4岁性成熟,6交配,翌年4-5月分娩。马平均寿命30-35年,最长可达60年。

通过化石研究证实,马属动物的祖先—始新马最早出现于5500万年前的北美,随后,自然界发生地形、气候及生态变化,出现了开阔的内陆平原,马属动物也逐渐适应了这些变化,并最终经历了始马、中马、原马、上新马和真马等进化阶段。中国早在 6000 年前便将野马驯化为家畜,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马成为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之一。

乾隆·关于马的古诗(共4首)

  • 1.《惜白马清朝·乾隆白马我久乘,驯良性已谙。于今齿加长,不能备六骖。四蹄忆龙骧,双耳犹竹篸。向我临风嘶,无边感慨含。
  • 2.《拟古诗三十首·其三·曹子建(白马篇)植清朝·乾隆白马锦连钱,遥从大宛来。大宛有龙种,其始出天池。碗蹄善汗血,珍重藏贰师。汉使持金求,遮攻反居奇。以此命广利,期至坚城陲。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西。子辞白首父,夫别...
  • 3.《拔达山八骏马歌清朝·乾隆大宛骏马斯已奇,拔达山骏奇倍之。方隅贵山南以西,献馘称臣诚识时。良骥服皂纳赆随,青骢送喜领群蹄。捷音早共红旗驰,坚昆底定我马归。鹘其英鸷色其骐,洱海一战搴厥旗。...
  • 4.《黑白马清朝·乾隆黑簇乌云白雪皑,昂藏峙立信龙媒。大宛致贡寻常事,汉武那称天马徕。
乾隆的诗词曲代表作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