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简介

落叶是植物在干旱或寒冷季节发生的自然现象,表现为叶片枯黄脱落,常见于温带地区秋冬季节。作为植物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策略,这一现象既标志着季节轮替,也是植物维持生存的重要机制。

落叶由内外因素共同触发:内因是叶片生理衰退导致叶绿素分解及矿物质积累(原表述"代谢物积累"修正为线上词条明确的"矿物质积累");外因包括低温、干旱等环境胁迫,促使植物减少水分蒸腾。落叶植物分为落叶树(如桃树)与常绿树(如樟树),前者全树落叶休眠,后者通过新老叶交替保持常绿。落叶过程依赖离区结构,离层细胞壁降解使叶片脱落,保护层则在断口形成栓化层以防止水分流失。植物通过激素(如脱落酸)和光周期信号调控落叶,叶片内部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密度差异导致落地时多呈现正面朝下、卷曲的形态。

落叶现象是植物数亿年进化的适应性产物,通过主动落叶帮助植物度过不良环境。其生态意义包括:分解后转化为土壤养分参与物质循环,提升土壤肥力;形成的微生境为小型生物提供栖息地,同时通过碳储存与释放影响生态系统。不同树种叶片因色素比例差异呈现黄、红等秋色,如银杏显黄、红枫显红,这一色彩变化兼具生理保护与生态适应功能。

马继华·落叶的古诗(共4首)

  • 1.《步周紫庭落叶原韵·其一清朝·马继华丛林凋翠径铺黄,岁暮萧条引兴长。残夜疏钟山寺月,晓天寒角塞门霜。飘零碧海难填恨,狼藉荒台杳散香。司马不堪枯树感,忍寻深柳读书堂。
  • 2.《步周紫庭落叶原韵·其四清朝·马继华响遏凄风紫玉箫,无边景物乱飘摇。颓垣荒戍愁千里,剩水残山怨六朝。萤火散流诗意冷,雁行斜带画图遥。霜林何处寻松柏,独立天寒耐后凋。
  • 3.《步周紫庭落叶原韵·其三清朝·马继华家在江南十里村,绿阴秋尽那堪论。长年感触幽居恨,夕照沉销远客魂。浪说桐飞能应节,何尝蓬转定归根。重寻尊酒伤坡老,山馆萧萧夜打门。
  • 4.《步周紫庭落叶原韵·其二清朝·马继华春光水逝失芳菲,袅袅蛮腰瘦几围。小苑哀沉蝉独噪,高楼客感燕双飞。惊寒几处秋砧急,搅梦多时夜漏稀。弥满关山愁不扫,长征谁趁紫骝肥。
继华(1854—1913),字朴之,四川灌县(今四川都江堰市)人。出身商家,好读书,以廪生举孝廉方正。有《片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