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简介

九华山(Jiuhua Mountain),名称源于李白“妙有分二气,灵开九华”的句,属黄山山脉支脉,主峰和最高峰为十王峰,高程1344.4米(海拔1342米)。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西南境内,中心位置(九华街)的地理座标为东经117°8′,北纬30°5′。

九华山的隆起幅度,从核心部位向边缘逐级下降,山体由众多高度参差、错落有致、大小悬殊的中山、低山和丘陵组成。九华山地属北亚热带温润季气候类型,河溪属长江水系一、二级支流的中、上游段。九华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称,其中有名峰70余座,千米以上高峰30余座。

九华山文化底蕴深厚。晋唐以来,有许多名人留下诗词歌赋。九华山现存文物2000多件,历代名人雅士的诗词歌赋500多篇,书院、书堂遗址20多处。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全国文明景旅游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景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千米,保护面积174平方千米,由11大景区组成。

苏辙·九华山的古诗词(共1首)

  • 1.《过九华山宋朝·苏辙南迁私自喜,看尽江南山。孤舟少僮仆,此志还复难。局促守破窗,联翩过重峦。忽惊九华峰,高拱立我前。萧然九仙人,缥缈凌云烟。碧霞为裳衣,首冠青琅玕。挥手谢世人,可望...
苏辙的诗词曲代表作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