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简介

祭祀,是中国的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春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是由原始信仰形成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的节日。

祭祀天地大典其实是在心理思维的终极意义上感悟人神沟通、上下交感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神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欲念。祭祀活动,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庄重肃穆,一丝不苟。祭祀礼节祭品有一定的规范。旧俗备供品向神灵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严维·关于祭祀的古诗(共1首)

  • 1.《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唐朝·严维 致和知必感,岁旱未书灾。伯禹明灵降,元戎祷请来。 九成陈夏乐,三献奉殷罍。掣曳旗交电,铿锵鼓应雷。 行云依盖转,飞雨逐车回。欲识皇天意,为霖贶在哉。
严维的诗词曲代表作

严维(生卒年未详),唐朝诗人,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绍兴)人。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唐玄宗天宝(742—756)中,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