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鸟简介

杜鹃科(学名:Cuculidae)是鹃形目下一科。共35属,153种。体形瘦长,雌雄大多同色,羽色多样;大多两翼尖长,飞行姿态似猛禽;喙略下弯,上喙拱曲,有些种类侧扁或上喙高耸,喙叉大,有弹性,基部有1个红块;多数种有裸露的鲜艳眼圈;有些种有头冠,羽色具横纹、纵纹或纯色,亦有具闪亮的金属光泽者;翅尖长或圆短,尾长,多数为突尾,尾脂腺裸露;跗跖短,具盾状鳞;对趾足,趾2前2后,地栖者具强健的足,树栖者足较弱。

分布于全球。中国各地均有分布。栖息于森林、灌丛、荒漠、芦苇丛等多种生境,营独居生活。以昆虫为食,也吃浆果、种子、毛虫等。生态习性可分两大类型;一为寄生种类,大部分为树栖鸟类;另一为非寄生种类,多数为林中地上栖息鸣禽。寄生种类自己不营巢,而把卵产于其他鸟类巢中,由他鸟代孵代养;幼雏为晚成性鸟类。

杜鹃科鸟类可捕食大量农、林业害虫,尤其是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其中许多种类是其它鸟类不食的,因而杜鹃科鸟类对农、林业有较大益处。杜鹃科的褐翅鸦鹃、小鸦鹃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153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其中,灭绝(EX)2种,极危(CR)2种,濒危(EN)2种,易危(VU)8种,近危(NT)8种,无危(LC)131种。

赵蕃·关于杜鹃鸟、子规的古诗(共1首)

赵蕃的诗词曲代表作

赵蕃(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