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简介

大暑(Great Heat),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22日—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暴、台频繁。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自古以来,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由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

苏籀·关于大暑的古诗(共1首)

  • 1.《大暑忆灵隐寺冷泉一首宋朝·苏籀我念热客辞,怀哉冷泉游。此水暨此山,清便物殊尤。澄渟快一生,晶澈夺两眸。青瑶碧玻瓈,三顷方能侔。澡雪戏{左山右豦}间,大川漫悠悠。浣瀹鉴临际,千仞险何求。面堂浸...

苏籀,字仲滋,四川眉人,苏辙之孙,苏迟子,为苏适后。大约生于北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约卒于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享年七十四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