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简介

玉女,汉语词语,读音为yù nǚ,原为中国神话中的仙女称谓,最早见于《神异经·东荒经》中东王公与玉女投壶的记载。其词义涵盖多重文化内涵:既可指侍奉仙人的女童(与“金童”相对),亦作为对他人之女的美称,另有美女、仙女等释义,《尔雅》中还被记载为女萝别名。

该词由先秦文献衍生多重语义。《礼记·祭统》以“玉女”尊称他人之女,《吕氏春秋》引申为美女代称;神话体系常指代仙界女性,如《楚辞》中日神御的侍者,《思玄赋》中华山神女等。至明清小说《儿女英雄传》,仍沿用“金童玉女”的仙人侍从意象。其语义演变既保留原始神话特质,亦融合世俗审美,形成兼具宗教与人文色彩的复合符号。

“玉女”一词的构词以“玉”表美好象征,如《尚书》《礼记》中以“玉食”“玉女”等词体现古代以玉喻珍重、美善的文化传统。

赵熙·玉女的诗句(共1句)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他“工,善书,间亦作。诗篇援笔立就,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蜀传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之谚。光绪十八年(25岁)高中进士,殿试列二等,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转官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