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滨·妖孽的诗句(共1句)

妖孽简介

妖孽(拼音:yāo niè)是汉语词汇,原指反常或不祥的征兆与事物,后引申为妖魔、奸邪之人的代称。

其核心含义包含三方面:一指自然或社会的异常现象,古人视作灾祸预兆,如《礼记·中庸》“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二指神话中的妖魔精怪,如《西游记》中的“降妖除孽”;三喻指作恶多端者,如文献中斥贪官污吏为“妖孽横行”。词义在古代常与灾异观关联,《国语》注解称“妖”为草木异象,“孽”为禽兽反常,合称涵盖古代对异常现象的分类体系。

词源于先秦典籍,《礼记》最早将其与国运相联系。唐宋后语义逐渐泛化,文学创作中多用于指代邪祟或奸佞之辈。

程滨(一九七八年——),字子浔,号矫庵,别署反客生。祖籍东郯城,生于天津。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于南开中学。私淑叶嘉莹先生,得传戴君仁先生吟诵调。又从尹连城先生习书。嗜皮黄、昆曲,尝与同好起南薰社,时粉墨登场。宗唐人,词宗五代北宋。间参清人,然以为晚近诗词不必学而犹不免相近,故不以其为指归也。二零零八年获北京中华诗词(青年)峰会优秀青年诗人奖。著有《矫庵集》《矫庵语业》《迦陵词稿注》《与陶渊明生活在桃花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