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光简介

"烟光"是汉语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词汇,其核心语义包含两个维度:一是自然气象层面的岚霭,常用以描绘山水间朦胧的雾气景象,如王勃滕王阁序》"烟光凝而暮紫"即通过凝结的烟展现暮色山景的层次感;二是季节物层面的春日景致,唐代黄滔《祭崔补阙》"闽中二,烟光秀绝"即以该词特指二月春光。该词汇最早见于元稹《饮致用神麴三十韵》"映烟光薄"句,在李白、吕令问等诗人作品中均有体现,形成贯穿唐代的文学意象传统。

戴叔伦·烟光的诗句(共1句)

戴叔伦的诗词曲代表作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