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简介

冉冉,汉语词语,读音为rǎn rǎn,词性包含副词与形容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其本义指渐进、缓慢的状态,亦可用于形容毛发、枝条等轻柔下垂的形态。

该词核心含义包含两方面:一是指动作或状态的缓慢推进,如“日冉冉”形容时间流逝,“冉冉升起”描述物体缓慢上升的动态;二是指物体的柔软垂落,如“柳枝冉冉”表现枝条低垂的视觉形态。两种用法均强调柔和、绵延的感知体验,常见于自然景象与抽象时间概念的描写。

词源可追溯至《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后经《陌上桑》《美女篇》等典籍用例强化语义。古代文献中既保留渐进的时间副词用法,亦延续形容柔弱下垂的形容词功能,双重复合义项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被沿用。

吴文英·冉冉的诗句(共1句)

吴文英的诗词曲代表作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