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势简介

权势,汉语词汇,拼音为quán shì,指权力、势力,亦指掌权者或变化的局势。其核心义项包含三方面:一是权力与影响力,二是掌握权柄的群体,三是动态的社会形势。

该词内涵兼具政治实践与伦理反思。先秦《庄子》已批判权力欲望,《史记》《后汉书》将其作为政争核心要素。贾谊《过秦论》主张“审权势之宜”以安国,提出权力运作的时势观。唐宋至明清文学中,“权势”常与贪腐、人性异化关联,《大宋宣和遗事》《红楼梦》等作品揭示其社会影响。

词义演变贯穿中国历史:先秦侧重权力本质探讨,汉代凸显政治矛盾,明清文学着重刻权势阶层的世俗冲突。近代法学转型中,“权势”被纳入权力范畴,与“权利”概念形成语义分层。古代典籍如《汉书》以“得显权力”佐证其传统语义,《资治通鉴》则体现其与“事势”的互通性。

张耒·权势的诗句(共2句)

张耒的诗词曲代表作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