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势简介

权势,汉语词汇,拼音为quán shì,指权力、势力,亦指掌权者或变化的局势。其核心义项包含三方面:一是权力与影响力,二是掌握权柄的群体,三是动态的社会形势。

该词内涵兼具政治实践与伦理反思。先秦《庄子》已批判权力欲望,《史记》《后汉书》将其作为政争核心要素。贾谊《过秦论》主张“审权势之宜”以安国,提出权力运作的时势观。唐宋至明清文学中,“权势”常与贪腐、人性异化关联,《大宋宣和遗事》《红楼梦》等作品揭示其社会影响。

词义演变贯穿中国历史:先秦侧重权力本质探讨,汉代凸显政治矛盾,明清文学着重刻权势阶层的世俗冲突。近代法学转型中,“权势”被纳入权力范畴,与“权利”概念形成语义分层。古代典籍如《汉书》以“得显权力”佐证其传统语义,《资治通鉴》则体现其与“事势”的互通性。

戎昱·权势的诗句(共1句)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较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