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简介

脉脉(mò mò),汉语多音词汇,亦可读作mài mài。其核心语义为通过眼神或行动含蓄传递情意,常见于文学语境中描述人物间的情感交流,如“含情脉脉”;亦用于拟人化自然景物,如“脉脉流水”。

该词兼具人文与自然双重意蕴,既指人际间静默的情感表达,也引申为水流无声而深沉的样态。其早期用例可见东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奠定了以静默传递情思的文学意象。南朝至唐宋时期,萧子显杜牧辛弃疾等文人沿用并扩展其用法,明清小说如《红楼梦》进一步将其融入景物描写。

起源上,“脉”字本义与血脉相关,后衍生出凝视传情之意。《说文解字》等典籍佐证其字形演变,叠词“脉脉”在古籍中多表含蓄情感,如辛弃疾“脉脉此情谁诉”。文学发展中,该词逐渐形成情感传递与自然拟态并重的语义体系。

湛若水·脉脉的诗句(共1句)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