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简介

剑(英文:Sword)是一种兵器。剑,两边都开了刃,有着笔直的剑身和尖锐的剑尖。舞动时向正反两边施展都具有杀伤力,用剑尖攻击可以轻易穿透甲衣。是非常危险的武器,常使人险象丛生。是一种单纯为了杀人而存在的兵器;所谓:“开双刃身直头尖,横竖可伤人,击刺可透甲。凶险异常,生而为杀。”

古代的剑由金属制成,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早期是匕首式短剑,剑和刀一类,区别只在于单刃和双刃。春秋末年,开始流行长剑。长剑出,短剑也不废。长剑便于战斗,短剑利于护身,还可以用于刺杀,荆轲刺秦王,东汉末年侠客王越、史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作为击剑运动用的剑、重剑、佩剑等,剑身为细长的钢条,顶端为一小圆球,无刃。

苏涣·剑的诗句(共2句)

苏涣的诗词曲代表作

苏涣(1000—1062)初字公群,后改字文父,眉州眉(今属四川)人,苏洵兄、苏轼伯父。公元1024年(宋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为宝鸡主簿,以能选开宝监,调凤州司法。为永康军录事参军,擢开封府士曹参军。通判阆州,历知祥符、衡州。公元1055年(宋仁宗至和二年),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元1062年(嘉祐七年)卒,年六十二,后累赠太中大夫。善为,有诗千馀篇,题曰《南麾退翁》;又有杂文、书启、章奏若于卷;并有《苏氏怀章记》一卷,记平生所历仕宦,今俱失传。《全宋诗》卷二三一录其诗一首。事迹见苏辙《伯父墓表》(《栾城集》卷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