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简介

大道是汉语词汇,拼音为dà dào,原指宽阔的道路,后引申为正确的道理、自然法则等多重含义。其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涵盖物理、伦理、哲学与宗教等层面:既指通衢要道(如《列子》"多歧亡羊"之喻),也指社会伦理中的治世理想(如《礼记》"天下为公");既是道家哲学中包容万物的自然法则(如《庄子》所述),亦是道教修炼者追求的成仙之道。

该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礼记·礼运》系统阐述其社会理想,汉代班昭司马迁拓展伦理维度。唐代柳宗元、清代戴名世探讨其在乱世中的价值,道教文献则赋予其宗教修炼内涵,形成贯穿古今的语义脉络。

释文珦·大道的诗句(共1句)

释文珦的诗词曲代表作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