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简介

大道是汉语词汇,拼音为dà dào,原指宽阔的道路,后引申为正确的道理、自然法则等多重含义。其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涵盖物理、伦理、哲学与宗教等层面:既指通衢要道(如《列子》"多歧亡羊"之喻),也指社会伦理中的治世理想(如《礼记》"天下为公");既是道家哲学中包容万物的自然法则(如《庄子》所述),亦是道教修炼者追求的成仙之道。

该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礼记·礼运》系统阐述其社会理想,汉代班昭司马迁拓展伦理维度。唐代柳宗元、清代戴名世探讨其在乱世中的价值,道教文献则赋予其宗教修炼内涵,形成贯穿古今的语义脉络。

黄庭坚·大道的诗句(共1句)

黄庭坚的诗词曲代表作

黄庭坚(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鲁直,自号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