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简介

"长生"是汉语中表示生命永恒不朽的词语,其核心含义为永久存在或生存。该词最早见于《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阐释了天地长久运行的哲学原理。在道家文化中,"长生"特指通过服食丹药、练气修行等法术追求永生,南朝鲍照《代淮南王》"服食炼气读仙经"即体现此宗教内涵。唐代开始出现"长生殿"的专名用例,明清戏曲中常用作典故符号。该词在古籍中常见于哲学论述与歌意象,如杜甫"擣药兔长生"、苏轼"长生定可学"等文学表达。近现代辞典仍保留"生命长存"的本义,并衍生出"长寿"等引申义。

李弥逊·长生的诗句(共1句)

李弥逊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