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简介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18-20日交节。水节气的含义是降开始,降量极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春天离不开雨水的滋润,春天的雨水,润物无声,让枯木得以逢春,让种子得以萌发。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雨水正处在数九的“七九”中,河水破冰,大雁北归。雨水相关民俗主要有“补天穿”、“拉保保”、“撞拜寄”等。

周星誉·二十四节气诗词之雨水的古诗(共1首)

  • 1.《鹧鸪天·夏至江村正好嬉清朝·周星誉夏至江村正好嬉。老红生翠一川迷。田娘箬帽分秧去,乡客泥船载草归。溪犊卧,水禽啼。日斜官路过人稀。一陂野葛花如雪,蚱蜢蜻蜓历乱飞。
周星誉(1826—1884)浙江阴人,原籍河南祥符,字畇叔,一字叔。道光三十年进士,改庶吉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礼部给事中,官至两广盐运使兼署广东按察使。为御史时,疏劾王有龄、何桂清,有直声。中法战争时,征兵筹饷以济刘永福。工诗词,曾办“益社”,一时名流集。又善绘折枝卉。有《沤堂词日记》、《传忠堂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