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简介

(拼音:yún),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卷曲的气。云本义指云彩,是悬浮在空中的由大量水滴、冰晶或兼由两者组成可见的聚合体,后由此引申出盛、多的意义。因为“云”后假借表示“说”,所以后来分化出“雲”表示云气的云。“雲”是形声兼会意字,从云声,“云”兼表义。汉字简化时,“雲”并入“云”。 古有“云” “雲”二姓,作为姓氏,二者不能混同。

于武陵·关于云的古诗词(共1首)

  • 1.《孤云唐朝·于武陵 南北各万里,有云心更闲。因风离海上,伴月到人间。 洛浦少高树,长安无旧山。裴回不可驻,漠漠又空还。
于武陵的诗词曲代表作

于武陵唐代诗人。其写景送别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全唐诗》中有藏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