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简介

,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唯一方法。从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发上升遇冷形成了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

雨是从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郭之奇·描写雨的诗(共2首)

  • 1.《是早发鲟鱼苦雨三叹明朝·郭之奇萧凄昏旦彻,羁魂习无吪。明发桡声动,望眼出支沱。东风吹日气,闪忽下江波。挂席循风意,欹危逐流颇。转盻空矇接,朝晖或有罗。舟入云中去,人疑天上过。青山四俯仰,绿岸...
  • 2.《东乡道中苦雨明朝·郭之奇我行循秋意,朝朝率西浒。入山本自深,况复穿林薮。谁携南浦云,尽作东乡雨。弥旬见伏阴,每旦风雷怒。岩阿少剩藏,烟霭相倾吐。幽壑染黄精,疑是千山乳。万象纷凄其,历乱...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