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简介

雁荡山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  ,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雁荡山形成于1亿2000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白垩纪流纹质破火山  。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以景观区位分有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中雁荡山之称。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谢灵运沈括徐霞客、张大千、郭沫若、陈志岁等都留下了篇和墨迹。 

高攀龙·雁荡山的古诗词(共1首)

  • 1.《游雁荡山明朝·高攀龙 昔我爱邱山,名胜土梦想。去去三十年,尘事空鞅掌。兹游惬始愿,千里遂独往。望山屡驰骛,入谷转疑恍。仰观秋瀑飞,頫听潭流响。阳崖峙雄突,阴洞藏奇敞。幽寻碧涧底,遐...
高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攀龙(1562年-1626年),字存之,又字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
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万历二十年(1592年)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高攀龙上疏参劾首辅王锡爵,被贬广东揭阳典史。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高攀龙辞官归家,与顾宪成兄弟复建东林书院,在家讲学二十余年。天启元年(1621年),高攀龙重获起用,被任命为光禄寺丞。历任太常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仆卿、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
天启六年(1626年),崔呈秀假造浙江税监李实奏本,诬告高攀龙等人贪污,魏忠贤借机搜捕东林党人。该年三,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
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