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简介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日至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中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暴最多的时节,常伴随着大、暴,有时还有冰雹。南方大部分地区东旱西涝,应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季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中国多地高温潮湿多。小暑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

中国南方地区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等。在北方地区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且饺子的外形像元宝,有“元宝藏福”的意思,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

王彦行·关于小暑的古诗(共1首)

  • 1.《壬子小暑前一日,夜起看月作近现代·王彦行宵热不能寐,起坐楼南东。露台夜气澄,庭树亦来风。河汉在何许,云月方朦胧。须臾月脱云,孤光满晴空。犹惜当下弦,归去何匆匆。后夜不嫌短,瘦影还娱翁。翁年迫向晦,与月...
1903.7.20-1979.3.3,本名王迩,号隘厂、澹庼,福建省福州市人。毕业于福建省立法政专门学校,历任国立劳动大学注册课主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同济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等职。解放后在万国化学工业社、第四电表厂任职,六二年四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