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简介

小年(Xiao Nian),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小年下”“小年节”等。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俗有较大差异,由于各地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二十四,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江浙沪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南部分地区小年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个别地区小年是除夕。“过小年”是汉族、满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传统习俗。

小年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属于祭祀节日。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祭祀灶神;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宋代祭灶较为隆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老式土灶逐渐消失,祭灶仪式逐渐没落,人们对灶君的信仰减弱。但是过“小年”的传统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习俗。民间供奉的灶神,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就是灶君和灶君夫人的像。一般贴在锅灶墙上。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在这一天人们要剪窗、扫尘土、理发、洗浴、吃灶糖、煮汤圆等。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过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周燕婷·小年的古诗(共1首)

  • 1.《鹧鸪天·小年夜访李老近现代·周燕婷数点寒生腊后天,早梅江畔淡含烟。小杯红酒情何限?一管清音韵自圆。香袅袅,雨绵绵,种瓜人在曲栏边。风华莫问东君取,春色无声到晓园。
周燕婷,别署小梅窗,女,1962年生,广州市人。物理教育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后浪社社长。早年从岭南名宿张采庵先生习词,作品为时贤所重。著有《初月集》、《小梅窗吟稿》、《画眉深浅》(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