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简介

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旺盛生长,籽粒灌浆渐趋饱满,但又还未完全成熟,故称“小满”。

小满,斗指甲,太阳到达黄经60°,于每年公历520—22日交节。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第一,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开始增多,降水频繁;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第二,与农业小麦有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较少甚至无,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

小满节气期间,中国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进的冷空气交汇,这时华南地区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了,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在北方,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无雨,这期间气温上升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小满节气民俗根据农耕社会特点形成,节气民俗主要有“小满祭车神”、“小满动三车(水车、油车和丝车)”、“小满抢水”、“小满祈节”、“小满食野菜”等。

欧阳修·关于小满的古诗(共2首)

欧阳修的诗词曲代表作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