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简介

武夷山(英文名:Mount Wuyi),总面积达99975公顷,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与江西省的交界处,形成了北部长江下游支流与南部福建省闽江流域之间的分水岭;是中国东南部最高脉,被称为“华东屋脊”;拥有110多座超过1000米的山峰(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该遗产由四个保护区组成: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九曲溪生态保护区、武夷山国家景名胜区(即自然与文化景观保护区)和古汉城遗址保护区。

武夷山属亚热带季季候,拥有众多的清泉、飞瀑、山涧、溪流和多样性基本完整的林带,是中国亚热带森林和中国南部林多样性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例证;并且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巨大的重要性。该地区拥有不少于35处北宋至清朝时期(10—19世纪)的古代儒家书院,为朱子理学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环境。此外,该地区还拥有大量的坟墓遗址、摩崖石刻和存放着可追溯到商朝的木制棺的岩穴,60多处道观和寺院遗迹,以及汉朝统治者于公元1世纪建立的行政首府,均极具考古价值。其主要景点有:有武夷宫、水帘洞、大王峰、虎啸岩、遇林亭等。

1999年12,根据世界遗产遴选标准(Ⅲ)(Ⅵ)(Ⅶ)(Ⅹ),武夷山(Mount Wuyi)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911)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成为中国世界遗产之一。2007年5月8日,被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丘葵·武夷山的古诗(共1首)

  • 1.《送熊退斋归武夷宋朝·丘葵穆穆朱夫子,於道集大成。嗟予亦私淑,奥义终难明。退翁独何幸,而乃同乡生。虽后百余载,玄机若亲承。斯人幸未坠,载道来桐城。平生疑惑处,喜得相考评。秋风吹庭树,忽然...

丘葵(1244——1333),字吉甫,号钓矶翁,同安县人。笃修朱子性理之学,而终生隐居,不求人知。长期避居海岛,宋元间人蒲寿宬有《寄丘钓矶》(《心泉学诗稿》卷一)。延祐四年(1317),御史祖常执币礼聘,却而不受,并作诗明志。作为隐逸诗人,他的“却聘诗”在当时颇有名。有《钓矶诗集》四卷(别本五卷)行世,但传本罕见,除“却聘诗”元诗史从无其名,其诗亦未入选自《皇元风雅》,至《元诗选》、《元诗选·癸集》、《元诗纪事》等元诗总集。《全元文》(第十三册)编录其文四篇。另著《周礼补亡》(又名《周礼全书》)六卷。生平事迹见《宋元学案》卷六八、《新元史》卷二三五,清人陆心源《仪顾堂集》卷七有《丘钓矶诗集序》,卷一九有《钓矶诗集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