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简介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东接襄阳市,西靠十堰市 ,南望神农架,北临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

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  。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  。截至2013年,武当山有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全山保存各类文物5035件。 

1994年12,武当山古建筑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整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武当山和长城、丽江、周庄等景区一起入选 “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2010至2013年,武当山分别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入选最美 “国家地质公园”。 

刘大櫆·武当山的古诗词(共1首)

  • 1.《初见武当山清朝·刘大櫆经年局促走荆关,驿路红尘忽破颜。碧玉一围襄汉水,青莲千尺武当山。轻舟过去滩声转,野老行来帽影閒。乘兴欲登金顶上,少年谁与共跻攀。
【生卒】:1698—1779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刘、姚为桐城派之代表。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进一步发展了崇古、拟古的理论。有《海峰文集》、《海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