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简介

泰山,又名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之称,被中外学者称为“中国的奥林匹斯山”。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50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约1545米。

泰山相伴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传承历史,集国家兴盛、民族存亡的象征于一身,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东方文化的缩影,“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承载着丰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起至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既有寺庙、宫、观等古建筑群29处,古遗址128处,有大小碑碣、摩崖石刻2000余处。其景巍峨雄奇、幽奥俊秀,有石坞松涛、海玉盘等美丽壮阔的自然景观。其历史文化、自然光、地质奇观和谐融为一体,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美学和科学价值。

1982年,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景名胜区。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中国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02年,泰山被评为“中华十大文化名山”之首。2005年,泰山成为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泰山因其独特的地质价值成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3,泰山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2月,泰山被命名为中国首座“中国书法名山”。

2025年3月20日,泰山迎来2025年第100万名游客。

祝允明·关于泰山的古诗(共3首)

祝允明的诗词曲代表作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 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于是祝允明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选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允明擅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