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简介

水仙(Narcissus tazetta subsp. chinensis (M.Roem.) Masamura & Yanagih.):又名中国水仙,是多水仙的一个变种。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叶由鳞茎顶端绿白色筒状鞘中抽出茎(俗称箭)再由叶片中抽出。一般每个鳞茎可抽花茎1-2枝,多者可达8-11枝,伞状花序。花瓣多为6片,花瓣末处呈鹅黄色。花蕊外面有一个如碗一般的保护罩。鳞茎卵状至广卵状球形,外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蒴果室背开裂。花期春季。

水仙性喜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环境。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传统观赏花卉,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排行第十。

水仙鳞茎多液汁,有毒,含有石蒜碱、多花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外科用作镇痛剂;鳞茎捣烂敷治痈肿。牛羊误食鳞茎,立即出现痉挛、瞳孔放大、暴泻等。

赵孟坚·关于水仙花的古诗(共1首)

  • 1.《题水仙宋朝·赵孟坚 自欣分得槠山邑,地近钱塘易买花。堆案文书虽鞅掌,簪瓶金玉且奢华。酒边已爱香风度,烛下独怜舞影斜。礬弟梅兄来次第,搀春热闹...
赵孟坚的诗词曲代表作

赵孟坚(1199年-1264年),中国南宋画家。生于庆元五年(1199),卒于景定五年(1264),一说卒于咸淳三年(1267)。字子固,号彝斋;宋宗室,为宋太祖十一世孙,汉族,海盐广陈(今嘉兴平湖广陈)人。
曾任湖州掾、转运司幕、诸暨知县、提辖左帑。工善文,家富收藏,擅梅、兰、竹、石,尤精白描水仙;其多用水墨,用笔劲利流畅,淡墨微染,格秀雅,深得文人推崇。
有书法墨迹《自书诗卷》,绘画《墨兰图》、《墨水仙图》、《岁寒三友图》等传世,著《彝斋文编》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