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宝岩寺寒碧亭二首·风吹洞口云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风吹洞口云,水动山头月。
野老时问人,前村多少雪。

猜您喜欢

  • 1.《无常取·其三·调名本意八首唐朝·敦煌曲子树提伽。石崇富。世代传名至今古。思量荣贵暂时间,限来也被无常取。
  • 2.《送宗伯赵公应召北上二首·其二明朝·王弘诲文采风流玉署仙,并游江左岁华迁。匡时礼乐南宫藉,抗疏声名北斗悬。花柳欣欣迎雨露,江湖冉冉隔云烟。向来珠树和鸣鹤,何日相随五凤边。
  • 3.《临江仙·暑夜明朝·李雯茉莉微含香乳,红蕉半吐腥唇。窄衫不耐砑罗新。轻分莲瓣子,暗卜意中人。洗发金盆碍月,擎桨犀液凉心。鸭阑庭畔每逡巡。玉簪黏粉露,丹鸟上承尘。
  • 4.《满路花·和秦淮海明朝·李雯蝶粉黏花菂,桐泪沾帘额。罗衣浑不整、难消息。屏风数尺,疑有云山隔。凭著青鸾翼。月影通廊,那回相见加密。好天良夕,一别真轻掷。但有金缕枕、馀香迹。碧云何际,照那人...
  • 5.《谭与人过访舟次因留小酌遂拉同舟明朝·李之世以我乡愁剧,逢君旅思新。同为羁病客,堪作并舟人。草碧故山路,梅残陇首春。孤蓬随飘往,尊酒话情亲。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